在煤矿生产作业中,
煤安矿用电动闸阀作为流体控制的关键设备,其运行稳定性直接影响矿井生产效率与作业安全。然而,受井下潮湿、粉尘多、介质含杂质等复杂环境影响,电动闸阀常出现卡涩、渗漏等故障。掌握高效排查与解决方法,是保障设备可靠运行的关键。
一、卡涩故障:精准定位,分步化解
电动闸阀卡涩多表现为阀门无法顺畅启闭,或启闭过程中出现明显阻力。其核心成因主要有三类:一是介质杂质卡阻,煤矿井下水中常含煤泥、岩屑等杂质,长期堆积易卡在阀瓣与阀座间隙,或堵塞阀杆螺纹;二是部件磨损卡滞,阀杆与填料函长期摩擦导致磨损,或闸板与阀座密封面因硬颗粒划伤出现凹凸不平,引发卡顿;三是润滑失效,井下粉尘侵入阀杆螺纹或传动机构,导致润滑剂失效,增加运动阻力。
排查时可按“先外部后内部”原则推进:第一步,检查电动执行器输出扭矩是否正常,若执行器发出异常噪音但阀门不动,需先排除电机故障或电源问题;第二步,关闭阀门上下游截止阀,泄压后拆卸填料压盖,观察阀杆表面是否有划痕、锈蚀或杂质附着,同时检查填料是否老化变硬;第三步,若阀杆无明显问题,需拆解阀门主体,查看闸板与阀座密封面是否有异物卡阻或磨损痕迹。
解决措施需针对性实施:若为杂质卡阻,可用高压清水冲洗阀腔,清除煤泥、岩屑等杂质,必要时用软毛刷清理阀杆螺纹;若部件磨损,轻微划痕可通过研磨修复,严重磨损则需更换阀杆、闸板等配件;润滑失效时,需清理传动部件后涂抹专用高温耐磨润滑剂,确保运动部件润滑充足。

二、渗漏故障:分类排查,靶向处理
渗漏是电动闸阀另一常见问题,主要分为填料函渗漏与阀座密封面渗漏两类。填料函渗漏多因填料老化、压盖松动或填料选型不当导致,井下潮湿环境会加速填料老化,而频繁启闭则易造成压盖螺栓松动;阀座密封面渗漏则多由密封面磨损、划伤,或介质中硬颗粒撞击密封面引发,长期使用后密封面精度下降也会导致渗漏。
排查时需先判断渗漏位置:若渗漏点在阀杆与压盖之间,即为填料函渗漏;若渗漏点在阀门进出口端,即为阀座密封面渗漏。针对填料函渗漏,首先检查压盖螺栓是否松动,若松动可均匀拧紧螺栓;若螺栓无松动,则需拆卸压盖,更换老化填料,更换时需选择适配煤矿工况的耐磨损、抗老化填料,并确保填料填充均匀。
针对阀座密封面渗漏,需先关闭阀门,泄压后检查密封面状况:若密封面有轻微划痕,可使用专用研磨工具进行研磨修复;若密封面磨损严重或出现明显凹坑,则需更换阀座或闸板;同时,需检查介质过滤装置是否正常,避免硬颗粒进入阀门损伤密封面。
三、日常维护:预防为先,减少故障
高效解决故障的同时,日常维护更为关键。煤矿企业需建立电动闸阀定期维护制度:定期清理阀门表面及传动部件粉尘,避免杂质侵入;每季度检查填料磨损情况,及时更换老化填料;每月对阀杆螺纹、执行器传动机构加注润滑剂,确保运动顺畅;定期校验阀门密封性能,发现轻微渗漏及时处理,避免故障扩大。
煤安矿用电动闸阀的卡涩与渗漏故障,多与井下复杂工况及维护不当相关。通过精准排查故障成因,针对性实施解决措施,并加强日常维护,可有效提升阀门运行稳定性,保障煤矿生产安全高效。